黑龙江水利科技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科技成果

  • 形状对颗粒沉降速度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董铖楠;甯子豪;李菲菲;邹泓涛;

    颗粒的沉降速度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际颗粒形状复杂多样,现有理论基于球形颗粒的假设并不适用于预测非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形状效应对颗粒沉降特性的影响亟待深入研究。通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粒径、Corey形状系数、长宽比对颗粒沉降速度的影响规律,与前人公式进行对比分析,选取经典的颗粒沉降速度公式引入Corey形状系数进行修正,提出了改进优化后的沉降速度预测公式,该公式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2025年09期 v.53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nVEST模型的三江平原地区1985—2020年产水量计算分析

    王婷;戴长雷;杨枭;敬杨;

    三江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其农业可持续发展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然而,随着农耕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制约该地区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本文以InVEST模型为核心计算模块,导入1985—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与自然环境数据,模拟该时期三江平原产水情况。研究发现:1985—2020年三江平原地区产水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产水量分布大致为西北、西南地区较高,中部松花江流域中下游地区较低。25 a间,1985年区域产水总量为161.73×10 m~3/km~2,到2020年增加至220.52×10 m~3,区域产水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历史峰值223.17×10 m~3。研究期间内平均产水量与产水量峰值走向趋势与总产量大致一致,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为三江平原的水资源调控及未来重点工作方向提供数据参考。

    2025年09期 v.5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加固土坝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程满足;

    在远距离工况下采集土坝数据时,数据精度偏差是引起变形计算误差的主要原因,并导致最终变形监测的准确性降低。为此,开展了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加固土坝变形监测技术研究。三维激光扫描仪-FARO Focus3D X330执行对土坝原始点云数据的远距离获取,借助其性能保障原始数据的精度。利用刚体变换矩阵对不同扫描仪站点的点云集进行拼接时,通过ICP算法对点之间的距离误差进行最小化迭代,输出统一坐标系中的完整点云模型。计算靶点点云位置偏差在不同方向上的分布,确定土坝的变形情况。在测试结果中,应用设计监测技术实现了对土坝不同方向上变形情况的准确监测。

    2025年09期 v.53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木浪河水库防洪调度方法优化设计

    李安泽;

    为实现木浪河水库防洪调度,提升木浪河水库的安全性能,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防洪调度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实现水库的防洪扩建方案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100 a一遇、500 a一遇和1000 a一遇的洪水调度中,调度后的水位分别降低了4.3 m、4.1 m和3.1 m,水库流量分别降低了1144 m~3/s、1746 m~3/s和3900 m~3/s。可见使用调度模型能够显著降低水库的洪灾风险,提升水库安全性。这对水库的防洪调度安全性提升研究上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2025年09期 v.53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论坛

  • 基于生态景观理念的河道治理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石清;程玉洁;

    以安徽省含山县得胜河综合治理工程为例,研究基于生态景观理念的河道治理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得胜河20 a一遇设计洪水工况下,步行栈道、观景平台等工程最大壅高水头仅0.00177 m,局部冲刷深度最大为0.40 m,对防洪安全影响较小。研究表明,合理规划设计生态景观工程,可兼顾防洪安全与生态、景观效益,为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53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坑开挖施工监测方法探讨及数据分析

    徐辉;周耀刚;

    文章介绍了原南方野生动物养殖场地块项目基坑开挖施工中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巡视检查、裂缝监测、位移监测等手段),并通过位移监测数据及关系曲线分析,得到一些关于基坑开挖的监测经验和结论,对该基坑开挖和施工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关键作用。

    2025年09期 v.53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倒虹吸工程施工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研究分析

    徐伟;

    针对某供水二期工程倒虹吸施工期温度场及应力开展研究,该工程5号倒虹吸段采用DN1000 mm钢管,全长4133.80 m。仿真分析以C30W6F50混凝土为对象,考虑分层浇筑、施工间歇及水化热等因素。模型基于直角坐标系,取管身1/4区域,时间步长8 h,计算70次至顶板浇筑后第6 d。结果表明:混凝土温度峰值41.8℃出现在浇筑后第3~4 d,底板与墙体内外最大温差约6℃,应力集中部位拉应力接近抗拉强度阈值,采取优化措施后有效控制风险。

    2025年09期 v.53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推广应用

  • 小型水库新建输水隧洞非开挖定向钻孔技术与设备选型研究

    林仙杰;

    小型水库输水隧洞建设中,传统隧洞开挖方式存在施工难度大、环境影响严重以及工期长等问题,非开挖定向钻孔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以浦城县姚家际水库为例,分析了穿越轨迹设计,轨迹探测控制,导向孔钻进,扩孔回拖,孔道注浆等关键技术应用及设备选型,工程实践表明,非开挖定向钻孔技术穿越精度优于规范要求,综合经济效益显著,环境影响微小。该技术在山区复杂地形与地质条件下表现出高精度与高效率的优势,为小型水库新建输水隧洞提供可靠技术路径,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5年09期 v.53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文站数据在洪水灾害应急响应中的实际应用

    潘俊丞;

    水文资料是洪涝灾害应急决策的基础,通过对水文观测资料进行实时收集和分析,能够对洪涝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观测站点提供的降雨、河道流量、水位等资料,为防洪减灾提供依据,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将遥感与气象预测相结合,进行流域水文要素的综合分析,提高突发事件应对的精度与合理性。所以,建立科学的水情监测与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5年09期 v.53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M与三维GIS融合技术在某水库数字孪生先行先试中的应用

    张德成;堵传茹;

    智慧水利体系“2+N”架构的持续优化与升级,能够显著增强水利工程建设的数字化进程、网络协同能力及智能决策水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技术支撑。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BIM与三维GIS融合的水利数字孪生系统实施路径,通过搭建场景化数据引擎驱动的智能模型平台,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深度融合,并设计开发标准化数据接口矩阵,有效适配多样化业务场景需求。文中系统阐释了技术方案的实施路径与技术方法论体系,并以关门嘴子水库智能化改造示范工程为实证对象,验证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工程智能化转型中的革新价值,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解决方案。

    2025年09期 v.53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小河流河床疏浚生态护岸综合整治管理分析——以沙田河治理工程为例

    余国栋;

    研究针对中小河流河床疏浚和生态护岸的综合整治管理进行了分析,以沙田河治理工程为例,探讨了其实施过程、技术措施及管理策略。首先对沙田河的当前生态状况和水文特征进行了评估,识别出河床淤积、岸坡侵蚀等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工程采取了综合疏浚与生态护岸相结合的模式,采用格宾石笼护脚与撒草籽护坡的设计方案,增强了河岸的稳定性并提高了生态效益。文章强调了在河道治理中需要平衡工程技术与生态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监测与评估、公众参与及生态修复等,旨在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2025年09期 v.53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决策思考

  • 湿地水质净化原理与热点分析

    蒲宇强;梁美齐;杨锋;闫皓;倪炳波;

    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对其所处区域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湿地水质净化领域内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汇总和可视化分析,总结出当前湿地水质净化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湿地水质净化效果评估、新兴污染物去除技术以及海绵城市、人工湿地建造等方向。系统分析了湿地对悬浮物、沉积物和营养盐的净化原理与相应的净化过程,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植物和微生物所产生的复合影响。最后基于目前湿地水质净化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与不足,提出了应对未来复杂情景下的水质净化研究新方向,可为区域水环境管理和水资源科学调配提供科学支撑。

    2025年09期 v.53 16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